近日,海燕策略线路1book孙勇课题组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Nanoscale》上发表题为“Novel polymeric micelles as enzyme-sensitive and nucleartargeted dual-functional drug delivery vehicles for enhanced 9-Nitro-20(S)-camptothecin delivery and antitumor efficacy”的封面文章(Nanoscale, 2020, 12, 5380-5396;IF6.97),硕士研究生孙雅琳和梁燕讲师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孙勇教授为通讯作者。此外,还在中科院一区期刊《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上发表题为“Intracellular tracking of drug release from pH sensitive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via FRET for synergistic chemo photodynamic therapy”的研究论文(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2019, doi: 10.1186/s12951-019-0547-2;IF5.345),硕士研究生杜琛和梁燕讲师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孙勇教授为通讯作者。上述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该研究设计了酶敏感和核靶向的双功能聚合物胶束,用于9-硝基喜树碱(9-NC)的靶向递送。此胶束具有高载药量,在体循环中保持稳态和快速攻击肿瘤细胞“心脏”的特性。该胶束具有均匀的纳米尺寸,形态分布良好和负表面电荷,并且在血液循环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此药物递送系统中,胶束亲水性外壳通过受体介导作用具有肿瘤主动靶向性,由于肿瘤细胞溶酶体中的组织蛋白酶B的高表达,可以特异性切断敏感型多肽,从而发生溶酶体逃逸,同时产生的二级胶束通过暴露的多肽产生核靶向作用,进入肿瘤细胞核。与传统的聚合胶束相比,此类胶束能更多地集中在肿瘤细胞核中,这种酶敏感和核靶向的双重功能药物递送系统为增强9-NC递送和抗肿瘤功效提供了新的策略。
由两亲性高分子自组装形成的高分子胶束纳米载药系统利用疏水作用负载抗癌药物,存在胞内不能实时示踪的问题。我们在聚合物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中通过在聚合物末端引入光敏剂卟啉衍生物,负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形成多功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引入光敏剂不仅使得化疗与光动力治疗协同作用,提高抗肿瘤效果,还可通过FRET效应实现实时示踪治疗过程,为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提供可行途径。